孩子胆小不敢一个人睡,家长应该这样做
阿玲的儿子小宝三岁了,阿玲决定跟他分床睡。但是小宝却不乐意,阿玲想尽办法把小宝在他的小卧室哄睡着,刚刚一起身关灯,小宝就突然醒来号啕大哭,抓着她的衣服不让她走。
“妈妈,我怕黑,你别走!”
阿玲没办法,只好再次哄睡了小宝,小宝紧紧地抱着她的胳膊。估么着小宝睡得沉了,阿玲打算离开,可是胳膊还没抽出来,小宝就又醒了,然后再一次大哭。
“妈妈,你别走,我一个人好怕!”
如此三番折腾几次,阿玲也折腾累了,干脆和小宝睡在了一起,想着分床睡的事情再说,但是内心又有些焦虑,怕以后孩子万一遇到独自睡的情况该怎么办?
许多家长在跟孩子分床睡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于小玲的问题,导致分床睡困难。
小朋友代表A:对黑暗的恐惧
“一关灯,黑乎乎的,什么也看不着,好害怕,不知道要怎么办。”阿朵,4岁
孩提时代很多人和阿朵一样有怕黑的经历,夜晚一关上灯,内心的恐惧感就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进来。很多人包括作者在内,想必都有过蒙头睡觉的经历。
人类怕黑是正常的,对黑暗的恐惧是一种进化的体现。
远古时代,我们的祖先没有高科技的辅助,爪牙不利,筋骨不强,为了生存下去,需要时刻保持警惕。尤其是晚上,光线不强,很多动物又是晚上出来捕食,稍有不慎,就容易被他们吃掉。所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成了重中之重,人类对于黑暗的恐惧也就逐渐增强,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种恐惧成为了人类的本能。
小朋友代表B:有鬼或者怪物会来抓走我
“关了灯,我好怕打怪兽来抓我,昨天在电视里,我看见它抓走了好多小朋友。”妞妞,5岁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,就是看完恐怖片,或者一些比较可怕的图片,一段时间里,脑子里总是会出现类似的片段,然后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哆嗦一下。对于孩子来说,也是如此。
孩子的想象力丰富,但是控制力又相对差一些。所以他们对一些东西很容易引发联想,又分不清现实与虚幻。比如动画片中看到怪兽,他们就会把怪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出现。而且还会把对怪兽的恐惧扩大加深。
小朋友代表C:安全感的缺失,害怕孤独
“前段时间听爸爸妈妈说想要个小弟弟,今天爸爸妈妈就不让我跟他们一起睡了,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,我好怕他们不要我啊!”天天,6岁
一般情况下,孩子从小开始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,小的时候,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,所以对于父母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。
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依恋心理学中说:“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,而依恋于父母;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。”
父母做的很多事情,都会让孩子依恋,同样,有些事情会让他们的“依恋感”受到威胁,比如二胎问题,就会让很多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,或者有人争夺了他们的爱。
总之,孩子不愿意分床睡的原因就是恐惧。
?不听话,小心晚上鬼把你吃了
孩子淘气的时候,我们经常听到大人说:
“你不听话,小心大老虎来了把你抓走!”
“你再闹,晚上鬼来了就把你吃了。”
“老淘气,你睡着了,怪物会吃了你的脑子。”
……
这样吓唬孩子的话反复出现,孩子对于大人口中说的事物产生恐惧,并在一次次的吓唬中加深恐惧。
?自己吓自己,脑子里的他好强大
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过一个夸大自体(Grandiose self)的心理学概念。通俗解释就是一种人带着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。
举个例子:有的人看《复仇者联盟》的时候,脑子里会想象自己能干掉灭霸的场景。
同样,延展到孩子恐惧的东西,孩子也会成倍地在脑子里对其扩大恐惧,最后害怕到极点。
?你怕我也怕
在孩子的生命中,父母的地位非常重要,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,会觉得父母无所不能。经常听到小朋友夸赞自己的父母说:“我的爸爸/妈妈什么都会做。”可见父母在他们心中地位有多高,很多小孩子对于父母是有崇拜感的。
如果你自己比较胆小,也怕黑怕鬼,拿你的孩子自然也会怕。在他的世界里,你是强大的人,比他强大的人都对某些东西恐惧了,他自然也会恐惧。
其实这也是“权威效应”在现实生活的中的体现。
权威效应,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,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,有威信,受人敬重,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,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。
人本身具有“安全心理”和“赞许心理”,认为服从权威人物所认可的东西的没有错误的。
?动画片里的“它”好可怕
很多的视频或者图书为了吸睛增加震撼力,会将一些可怕的事物再次渲染,刺激人的神经。但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不成熟,这些东西对于孩子的听觉、视觉神经刺激超强,有的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。
“鬼”、“黑暗”、“怪兽”等是一些媒体常常用来加重恐惧感的东西,孩子看到了,就会在脑海中刻画,认为现实中真的具有这些可怕的东西。
NO1.解密黑暗,在黑暗中和孩子玩些小游戏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说过: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,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,而是面对它们,同它们打交道,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。
如果孩子怕黑,就带着孩子去找有关黑暗的知识,用科学的方法告诉他们黑暗是什么,黑暗是怎么形成的,先消除他们内心对于黑暗这种认知不深的东西的部分恐惧。
然后在黑暗中跟孩子玩些小游戏,比如可以通过触摸辨别动物模型等等。让他们在黑暗中也能感觉到快乐。
NO2.不嘲笑孩子,弄清孩子因何害怕,对症下药
孩子因为恐惧,分床睡的时候,会有哭以及黏人的行为,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嘲笑孩子是“胆小鬼”什么的,害怕是正常的生理反应,人人都会有。
嘲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加重他的恐惧感,得到适得其反的作用。
家长应该问清楚孩子害怕的源头,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决。
比如孩子怕妖怪,家长可以问问他从哪里看见的妖怪,是动画片里,还是书上,害怕妖怪做出什么行为,然后再给与孩子合理的解释,这样的效果比嘲笑好得多。
不懂得害怕的人不能算勇敢,因为勇敢指的是面对一切风云变幻坚强不屈的能力。里欧罗斯顿
NO3.在孩子面前“服软”,告诉孩子,你和他一样,也曾害怕
有的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或者错误,会影响自己的权威。但其实不是这样,父母和孩子坦然承认自己的害怕的东西,如果孩子也害怕,就会和父母产生共鸣,和父母更加亲近。这个时候,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后来自己就不怕了,不害怕的方法是什么,等于给孩子的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。孩子也可以勇敢地面对害怕的东西。
NO4.图书视频筛选
曾经看得到一个故事,说一个妈妈下班后去做饭,把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丢给女儿让女儿看动画片。突然听到女儿一声尖叫,她跑出去一看,看见女儿把平板电脑扔在地上哭泣,她好奇地拾起来,却看见视频里面的一个反派的动漫人物正在用针扎一个小动物,小动物身上有很多针,表情很痛苦。
她看着也有些汗毛战栗,赶紧把视频关掉去安慰女儿。
孩子对于眼见的东西甄别能力是很差的,一般会照单全收。所以我们给孩子的图书或者视频,内容要先筛选下,把那些带有恐怖因素的东西尽量屏蔽下。
当然,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看不到危险,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给他们解释。
NO5.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,不吝告诉他们你的爱
有的孩子因为害怕孤单,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不敢分床睡。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,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,让他不会害怕因为某件小事会失去父母的关注。
经常给他们传递出“不论何时,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,都会坚定地站在你身后,你放心好了的”讯号,久而久之,孩子内心对于爱的需求充盈,自然就不会害怕分床睡了。